• <menuitem id="ga777"></menuitem>

    當前位置:首頁?>?地方新聞?>?地方資訊 > 正文 >

    生態治理看榆林|三組鏡頭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

    2023-07-21 17:16來源: 群眾新聞編輯:陳宏江 張樂佳
      盛夏時節,萬物并秀;塞上榆林,風景如畫。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字一乾坤,講述著人與自然的生動故事,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態系統。
     
      7月20日,“生態治理看榆林”陜西日報社全媒體行動調研采訪活動先后走進毛烏素沙地、紅堿淖景區、爾林兔大草原,探尋榆林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的模式和經驗。
     
     
      鏡頭一:毛烏素沙地綠意蔥蘢
     
      荒漠化是全球性的重大生態問題,也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而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沙化較嚴重的地區之一。榆林市地處毛烏素沙地南緣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防治荒漠化與干旱十分重要。
     
      21年前,張應龍放棄北京外企高管工作回鄉治沙,提出毛烏素沙地治理3個階段——防沙治沙、護沙用沙、生態循環利用,為沙地治理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2003年3月,張應龍倡導成立神木市生態保護建設協會,堅持“治沙文化、治沙科研、治沙造林、治沙惠民”的工作方針,團結國內外公益科研團體單位,積極開展林業植被恢復、防治土壤退化、林下經濟發展模式、農業水資源科學利用、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及沙產業科技創新等方面研究,走出了一條科研、科普、生態教育、生態造林、生態惠民的循環林業發展道路。
     
      在張應龍和治沙人們的努力下,基地累計栽植人工林40萬畝,管護面積50萬畝,林草覆蓋度從3%提高到65%。
     
      在榆林,像張應龍一樣一心撲在治沙事業上的勞模一代接一代,一直在路上……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毛烏素從黃沙漫天、“沙進人退”到林木蔥蘢、“人進沙退”再到治沙致富、“人沙和諧”。
     
      “南治土、北治沙、全域治水?!睅资陙?,榆林先后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京津風沙源治理等國家林業重點工程,探索出植治、水治相結合,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兼顧,喬、灌、草相搭配的科學造林模式,總結出引水拉沙、引洪漫地、搭設沙障、前擋后拉、樟子松“六位一體”造林等可復制的技術措施,境內860萬畝流沙已全部得到固定或半固定,走出了一條治沙造林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鏡頭二:紅堿淖景區碧波浩渺
     
      藍天白云,煙波浩渺,碧水黃沙,交相輝映……走近紅堿淖,觀者無不震撼。
     
      地處陜北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漠交匯處的紅堿淖,是中國最大的沙漠淡水湖,素有“大漠明珠”和“沙漠中的大?!敝婪Q。
     
      紅堿淖生態良好,風景優美,是全球最大的珍稀瀕危鳥類——遺鷗繁殖與棲息地,每年4至8月,有占全球總量90%的遺鷗在這里繁衍生息。還有白天鵝、金雕、紅腳隼、赤麻鴨、鴛鴦等50多種野生鳥類在此棲息。
     
      為保護好“大漠明珠”,近年來,榆林市圍繞全面優化紅堿淖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目標,大力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開展了紅堿淖生態保護專項行動,委托陜西省動物研究所完成了濕地生態、遺鷗保護、鳥類調查、水生生物調查等研究課題,采取人工增雨、河道治理、協調內蒙古札薩克水庫生態補水等措施增加入湖水量。
     
      同時,榆林市積極探索建設湖泊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實施了生態移民、養殖搬遷、魚類馴養、濕地治理等生態保護工程,建設保護區信息化綜合管理系統,每年冬季對湖心島遺鷗生境進行人工修復,保護區內林草覆蓋率由建立之初的20%提高到目前的45%,筑起了一道綠色屏障。
     
      截至目前,紅堿淖湖泊面積由2015年的31平方公里增加到37.1平方公里,24項監測指標中Ⅲ類以上指標由2015年的17項提高到20項。隨著濕地生態功能日益彰顯,生物多樣性也更加豐富,鳥類種類達到195種。2022年10月,“紅堿淖濕地湖心島生境修復與遺鷗種群保護”被生態環境部評為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
     
     
      鏡頭三:爾林兔大草原獨具特色
     
      爾林兔大草原景區位于神木市爾林兔鎮西葫蘆素村,處于鄂爾多斯高原與毛烏素沙漠過渡地帶,面積達1.3萬余畝。近年來,神木市對原先荒蕪的草原進行了保護性開發,根據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的要求,將草原納入生態保護和旅游開發建設管理中,發展特色農業和觀光農業。
     
      萬畝草原、千畝花海、百畝樂園……昔日荒蕪的沙地成了集田園花海休閑觀光、農業生產農事研學、精品草原露營、民俗文化美食街區、特色鄉村節慶活動等為一體的特色休閑旅游景區。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相互依存、緊密聯系的生命共同體。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必須統籌兼顧、整體施策、多措并舉,充分考慮人類實踐活動對整個自然系統及其子系統可能造成的影響。
     
      榆林市科學推進國土綠化,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推動“淺綠”向“深綠”轉變,走出一條生態和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
     
      放眼塞上大地,綠色涌動,生機盎然,一幅山水和諧、綠色發展的生態畫卷正徐徐鋪展……
    欧洲精品精美色视频在线观看|亚洲 国产 另类 精品 专区|久久久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精品国产首次亮相

  • <menuitem id="ga777"></menui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