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被“遺忘”到被“寵愛”,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康??h,被譽為“鳥中大熊貓”、高原上“最脆弱的鳥類”的遺鷗,得到了最大的呵護。
每年春夏,成群結隊的遺鷗千里迢迢來到壩上高原康巴諾爾濕地公園,不遠處便是人類生活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這里得到了生動詮釋。
“遺鷗是世界瀕危候鳥,國家一級保護鳥類。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康保的遺鷗數量逐年增加,今年的數量達到了9000余只?!睆埣铱谑猩鷳B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趙強向記者介紹說,康??h康巴淖爾濕地作為中國“遺鷗之鄉”,獲邀參加了《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中國館河北展區布展。
在壩上淖泊草甸、永定河上游河流濕地,水鳥棲息地不斷增多,種群數量不斷擴大,僅在懷來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內發現的野生鳥類就由原來的169種增加到191種,野生植物由原來的106種增加到318種。水鳥翩躚,引得攝影愛好者頻頻駐留。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
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趙強認為,張家口市在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有基礎、有優勢,將在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上下功夫,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打造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張家口模式。
近年來,圍繞高標準建設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張家口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天更藍、水更清。
數據顯示,2022年1月—9月,張家口市空氣質量改善率在168個城市中排名第一,15個國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為100%,Ⅱ類及以上水質斷面比例從零提升到46%。崇禮區、懷來縣先后被命名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同時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50%,草原面積占河北省的47%,這里具備了壩上高原、河川和山地三類地形地貌,孕育了豐富而又獨特的生態系統、物種和遺傳多樣性。
“今年,張家口市編制了《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規劃(2022—2030年)》,從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基礎研究和能力建設,強化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遷地保護,嚴格防止外來物種入侵,提升生物多樣性水平4個方面明確了10項主要任務?!壁w強介紹,此外,張家口市還配合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對小五臺、大海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黃羊灘省級自然保護區以及安固里淖等重要區域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調查記錄了一批國家級和省級重點保護鳥類以及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為進一步摸清生物多樣性“家底”,更好地進行保護和恢復,趙強表示,張家口市將全面開展永定河上游、京西北太行山燕山和壩上高原三個區域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評估工作,研究確定生態質量考核指標,形成生態質量考核辦法。
為野生動植物提供更好的生存環境。趙強表示,張家口市將進一步優化、規范自然保護地建設,有效提升森林覆蓋率、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濕地保護率,使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得到優先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監測能力進一步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生物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穩步增加生物遺傳資源收集保藏量,初步建立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機制。
“我們已會同多部門,初步對2023年擬實施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項目從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河岸生態緩沖帶建設、河口濕地修復、生物多樣性信息監管平臺建設、生物多樣性地方立法、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等17個方面謀劃了36個工程項目?!壁w強介紹。
下一步,張家口市將加快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堅持依法保護,謀劃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性法律法規,打造生物多樣性保護張家口模式。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完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提升公眾保護生物多樣性意識,鞏固保護成果,以實際行動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者:本報記者張銘賢 通訊員郭靜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