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陜西省水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兩項水質考核指標均提前超額完成“十四五”目標。
2022年1月—12月,陜西省111個國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有107個,占96.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5個百分點,優于“十四五”考核目標4.5個百分點;無劣Ⅴ類斷面,高出全國平均水平0.7個百分點,優于“十四五”考核目標1.8個百分點。
黃河流域總體水環境質量首次達優,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65個國控斷面中Ⅰ—Ⅲ類比例達93.8%,無劣Ⅴ類斷面,優于全國黃河流域平均水平6.3個百分點。
長江流域46個國控斷面水質歷史性全部達到Ⅱ類以上,其中,Ⅰ類達到8個,優良率為100%,優于全國長江流域平均水平1.9個百分點,保障了南水北調水質安全。
主要河流水生態環境治理成效顯著。2022年,圍繞黃河一級、二級主要支流,陜西省組織開展清澗河、石川河生態環境保護行動,指導開展北洛河、無定河等流域污染治理,探索“三水統籌”“協同治理”模式。聚焦水質不達標斷面,加強環境監管,做好處理處置。關中、陜北區域落實“一斷一策”,共完成74個水生態修復和治理項目。
下一步,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將繼續做好長江、黃河流域分區保護,編制2023年碧水保衛戰工作方案,持續推動111個國控斷面“一斷一策”達標方案實施等工作,以石川河抓點示范治理攻堅為藍本,在全省范圍內打造“三水統籌”、協同治理新模式,堅決打好碧水保衛戰。